近日,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了2014年上半年進口服裝產品的質量狀況,上半年檢驗檢疫部門共查獲進口服裝不合格案例12305例,396例質量安全不合格,其中,嬰童服裝不合格信息1442例,服裝質量安全狀況不可小覷。
給寶寶買衣服 標牌得仔細看
國家質檢總局的統計結果顯示,進口嬰童服裝的不合格信息中,PH值不合格的比例明顯偏大。
近日,記者從馬鞍山市纖維研究所了解到,服裝PH值是指服裝面料的酸堿度,人的皮膚是中性偏弱酸性,如果服裝面料偏堿性,會對皮膚造成一定的傷害。“按規定,嬰幼兒服裝的PH值應在4.0—7.5之間,這個標準幾乎是普通服裝中最高的。”纖維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麗說。
根據國家標準,嬰幼兒服裝的安全類別應當是A類,標牌上沒有安全類別信息或者其安全類別不是A類的嬰幼兒服裝最好不要選購。由于服裝里一些成分和含量要通過設備檢測才能得到準確數據,因此家長在給嬰幼兒購買服裝時,一定要注意查看標牌上的合格證,廠商廠址及安全類別和產品等級等信息。
買衣服不僅要看標牌更要看懂標牌
在國家質檢總局此次公布的不合格服裝中,購買量較大、深受年輕人追捧的流行“快時尚”品牌質量問題尤為突出,FOREVER21、ZARA和MANGO等知名品牌紛紛“中槍”。
“在服裝檢查中,最明顯的問題是纖維成分的實際含量和規定含量不符。除此之外,也有少量色牢度不達標,酸堿度不合格的案例。”張麗介紹,服裝標牌上的內容是了解服裝質量的重要信息,消費者不僅要看標牌,更要看懂標牌。“除了人們常說的廠家信息、面料成分等基本內容外,服裝的執行標準和安全類別也要加以注意。”張麗表示,不同的服裝有不同的質量標準,其中,嬰幼兒服裝是A類產品,而直接接觸皮膚類的服裝安全類別是B類,其他普通服裝一般是C類。消費者在購買不同的服裝時,要注意加以區分。